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临床资讯

痛风创新治疗药物新进展!多阶段临床研究进行中,全国招募

发布时间: 2025-08-25 13:28:37     文章来源:医伴旅     推荐人数: 12

痛风是一种因血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关节、肾脏等组织的代谢性疾病。病因包括遗传、高嘌呤饮食、肥胖代谢异常及药物影响,典型症状为第一跖趾关节突发剧烈红肿热痛,慢性期可形成痛风石、关节畸形,增加肾结石、心血管疾病风险。治疗分急性期止痛和缓解期降尿酸两阶段,需配合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及体重管理。

以下是正在进行的痛风临床试验项目:

项目一

项目名称

评价重组抗白介素1β(IL-1β)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SSGJ-613)在启动降尿酸治疗初期的痛风受试者中预防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适应症

痛风

药物简介

SSGJ-613是一种重组抗白介素1β(IL-1β)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在痛风的治疗中,SSGJ-613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中和IL-1β,减少炎症反应和疼痛。IL-1β是一种促炎细胞因子,它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中起着关键作用。

简要入排

①18周岁≤年龄≤75周岁,男女兼可。

②体重指数(BMI)≤40kg/m2。

③筛选前1年内有≥3次痛风急性发作。

项目二

项目名称

非急性|XNW3009片在痛风患者中的IIb/III期临床研究

适应症

痛风

药物简介

XNW3009是一种新型药物,主要针对痛风患者的高尿酸血症。该药物通过抑制尿酸合成的关键酶,降低体内尿酸水平,促进尿酸排泄,减少尿酸盐结晶的形成。与现有的痛风治疗药物相比,XNW3009可能在减少急性痛风发作频率和降低尿酸水平方面表现出更高的疗效和更好的耐受性。

简要入排

①年龄为18~75岁(包括18岁和75岁)的男性和女性。

②男性体重≥50.0kg,女性体重≥45.0kg;体重指数(BMI)在18.0~35.0kg/m2范围内(包括临界值)。

③满足2015年ACR/EULAR痛风分类标准诊断为痛风(附录1),且筛选期及基线空腹血尿酸(sUA)≥420μmol/L。

项目三

项目名称

评价泰宁纳德片在伴或不伴痛风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非布司他平行对照的IIb期临床试验

适应症

痛风

药物简介

泰宁纳德片是一种用于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药物,通过抑制URAT1蛋白活性,减少尿酸肾脏重吸收,促进排泄以降低血尿酸水平。泰宁纳德片对URAT1的抑制作用强度显著优于同靶点药物如雷西纳德和苯溴马隆,展现出更优的降尿酸效果。

简要入排

①年龄为18至75周岁(含临界值),性别不限。

②符合以下标准之一:

⑴痛风患者,符合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痛风分类标准:

-无合并症,血清尿酸≥480μmol/L;

-伴有以下合并情况之一,血清尿酸≥420μmol/L:痛风发作次数≥2次/年、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发病年龄<40岁。

⑵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研究者认为需要长期接受降尿酸治疗:

-无合并症,筛选期血清尿酸≥540μmol/L;

-伴有以下合并症之一,筛选期血清尿酸≥480μmol/L: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尿病、肥胖。

临床科普

痛风常见误区与科学建议

误区一:不疼就不用治

真相:高尿酸会持续损伤肾脏、血管,增加心梗、脑梗风险。即使无症状,血尿酸>540μmol/L也需启动降尿酸治疗。

误区二:严格忌口可替代药物

真相:饮食控制仅能降低血尿酸60-90μmol/L,中重度患者需联合药物。

误区三:止痛药=降尿酸药

真相:急性期用药(如秋水仙碱)仅缓解疼痛,不降尿酸。缓解期需持续使用降尿酸药物。

误区四:痛风是老年病

真相:青年患者占比近60%,2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检测血尿酸,早期干预可预防器官损伤。

相关文章


医伴旅简介

医伴旅专注于为患者提供实体瘤、血液肿瘤、慢性病与罕见病、医疗美容等临床试验项目的对接服务。医伴旅招募渠道稳定,涵盖多病种、多阶段试验,覆盖全国,可就近入组,随时退出。医伴旅愿做您健康路上的守护者。

扫一扫 关注我们
  • 医伴旅官方客服

    扫一扫,添加医伴旅客服
    做您身边的贴心健康咨询管家

  • 医伴旅公众号

    扫码关注,有问必答
    了解医药信息 关注临床动态

北京医伴旅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11号-3 (本平台提供的临床招募协调服务非医疗行为,医疗服务由医疗机构提供,有疑问可免费咨询客服) 临床试验 临床招募平台